5月12日,汶川地震17周年之际,由党委宣传(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联合主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协办的“经纬讲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讲座”第三期《抗争救灾精神》专题讲座在我校双艺厅成功举行。马院汪晓老师以《天崩地裂显本色 青春接力铸丰碑--抗震救灾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题进行讲授。讲座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黄飞燕副教授主持。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近200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汪老师以汶川特大地震开篇,唤醒了我们17年前沉痛的的记忆,以多难兴邦铸丰碑为主题讲述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背景,引领我们看到了灾难之中的希望之光、生命之光和人性之光;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的伟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英勇的气概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理性的温度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借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丰富详实的真实案例帮助我们理解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最后,紧密结合我们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同学的专业、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朋辈案例,鼓励我们勇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树立智创未来、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讲座最后,黄老师总结说到:“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奋进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过讲座,同学们不仅领悟了抗震救灾精神,也再次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同学们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抗争救灾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一审一校:黄飞燕 二审二校:郑丽枭 三审三校:史在宏